一笑倾国典故
一笑倾国 的典故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具体故事如下:
背景 :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王,他在位期间非常宠爱他的妃子褒姒。褒姒以她的美貌著称,但很少笑,周幽王为了让她笑,想尽了各种办法。
事件 :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命令士兵点燃烽火台,召集诸侯前来救援。当诸侯们急匆匆地赶来,却发现并没有敌人,而周幽王和褒姒却在一旁嘲笑他们。褒姒看到诸侯们的狼狈相,终于笑了出来,周幽王非常高兴,并多次重复这个举动。
后果 :由于周幽王多次无故点燃烽火,失信于诸侯,最终当犬戎真的入侵时,诸侯们不再相信烽火信号,没有前来救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影响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一笑倾国”,用来形容女子美貌到足以倾倒一个国家,或者毁灭一个国家。虽然褒姒的美貌被用来解释西周的灭亡,但古人也意识到将责任完全归咎于褒姒是不公平的,因此这个成语后来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绝色,并无贬义。
这个典故反映了古代君主因宠爱美人而荒废朝政,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教训。同时,它也展示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貌的极端重视和评价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一笑倾国典故的出处是哪首诗?
一笑倾国故事中的褒姒有何反应?
周幽王为何会想到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