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雨花那得著衣裾”的出处是哪里

“雨花那得著衣裾”的出处是哪里

“雨花那得著衣裾”的出处是哪里

“雨花那得著衣裾”出自宋代程公许的《桂花》。

“雨花那得著衣裾”全诗

《桂花》

宋代 程公许

雨花那得著衣裾,遍界香分佛饭余。

金粟如来元一点,横陈妙供尽从渠。

《桂花》程公许 翻译、赏析和诗意

《桂花》是宋代诗人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桂花的香气穿透了衣裳,

扩散到了整个世界,和佛家的食物一同分享。

金色的花瓣如如来的圣光,

摆放在供桌上,美妙的香料源源不断地供奉给神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桂花的香气在世界中弥漫开来,与佛家的食物一同传播。桂花的香气被比喻为金色的花瓣,象征着如来的圣光。诗人将桂花的香气与佛教的供奉仪式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宗教信仰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桂花的香气为主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示了桂花的美丽和香气的弥漫。诗人运用了金色、光芒等形象来描述桂花的香气,使整首诗充满了庄严和神圣的氛围。诗人还将桂花的香气与佛教供奉的场景相结合,将自然界和宗教信仰融为一体,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融合佛教思想的审美观。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桂花的芬芳和佛教的庄严,体味到自然与信仰的融合之美。诗人用简练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桂花的赞美和对信仰的虔诚,给人以深思和感悟。这首诗在表现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承载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