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实现在职硕士哲学话语思辨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实现在职硕士哲学话语思辨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实现在职硕士哲学话语思辨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哲学教学中要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辩证结合。前者一表现为通过哲学教学所激发的理论思维能力运用于形成认识和实践主体根据的目的和方法,而后者一表现为通过哲学教学所提升的人文精神运用于认识和实践主体根据的目的和方法\"。怎样才能达到两者一的统一与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哲学教育者一在教学过程中哲学话语表达方式实现得如何。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哲学教育者一的哲学话语更具有很深刻的文化意蕴,或者一说,哲学话语具有深奥的生活道理,正是因为如此,哲学被世人视为一种伟大的智慧力量,它不仅能够解释世界,而且能够改变世界哲学是‘爱智’,这意味着,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它要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弘扬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人们哲学的生活方式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即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和辩证智慧的思维方式。

这就要求哲学教师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融理念、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哲学教师的此人格魅力更多的是通过其哲学话语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哲学教师的哲学话语不仅具有思辨性还要具有通俗性。然而,在高校在职硕士哲学教育中,哲学教师的授课话语基本上是思辨的,这种思辨性更多地体现在哲学教师的自我深奥话语的陶醉之中。因此,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哲学教师的思辨话语造成了受教育者一的无语\"或无奈\"的状态,要想改变此现象,就要求哲学教师把深奥的思辨的哲学思想通过通俗的语言简单化。因此,高校哲学教学改革在深刻理解哲学性质的基础上,实现哲学教师话语的思辨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以科研促进教学实现高校哲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